关注《个人信息保护法》|售楼处滥用人脸识别猫腻多 售楼处摄像头密布2020年11月

2025-05-12 14:32:57 - 综合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孙蔚)杭州市上杭区市场监管局对某售楼处违规收集、关注个人使用人脸识别信息行为开出罚单;无锡市市场监管局对全市房产企业开展“非法采集消费者人脸信息”专项执法行动,信息已立案17起、保护结案16起,法售共计罚款160万元;张家港市场监管局在对某售楼处进行检查时,楼处滥用发现了5台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人脸摄像机正处于工作状态……《个人信息保护法》11月1日正式实施,个人信息安全从此得到全方位保护。识别记者汇总近期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的猫腻处罚信息,发现售楼处已经成为滥用人脸识别的关注个人重灾区。

售楼处摄像头密布

2020年11月,信息一则消费者戴头盔去售楼处买房的保护视频引爆网络,房地产企业非法摄取消费者人脸信息的法售“暗箱操作”被暴露在公众面前。据记者调查,楼处滥用售楼处安装各种摄像头、人脸违规进行人脸识别等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识别现象普遍。

因为孩子结婚有买房需求,刘先生最近一直在看房子。“这么多摄像头盯着,让人真不自在。”刘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反映说,近日他去北京朝阳区多个楼盘看房时,发现大多数楼盘售楼处都装了监控,他担心自己的隐私遭到侵犯。

刘先生告诉记者,进入每个楼盘的售楼处,都会发现头顶上安装了不少监控探头,甚至同一个地方装了好几个监控探头,“每到一处,每个方向,几乎都有摄像头对着我”。

让刘先生感到奇怪的是,这些监控设备类型还不一样。“我仔细观察了一下,有的是普通摄像头,半圆形,附在天花板角落里,比较常见,应该是一般的监控设备。更多的是长条形的,跟央视3·15晚会曝光案例中的摄像头类似,可能有人脸识别功能。”

另外,刘先生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开发商往往会在洽谈区、茶水台或一些不起眼的地方放一个小牌子,上面用小字写着“此处有录音”。“这意味着我和售楼人员洽谈,甚至跟家人商量买房的细节,都有可能被录音,这也太没有隐私了。”刘先生说。

为佣金结算提供依据

一个售楼处为何要装这么多监控设备?这些不同类型的监控设备到底有什么用途?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你们这里怎么装这么多摄像头啊?”在北京西南四环某售楼处,记者咨询完购房事宜后,向一名售楼员问道。“这些都是我们内部的监控。”工作人员说。“那也不需要装这么多吧?种类还都不一样。”

面对记者的追问,该工作人员直言不讳地表示:“功能不一样,有的是监控,有的可以抓取人脸。”他还表示,售楼处安装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像头非常普遍,抓拍的目的是为了准确识别客户来源,作为日后结算佣金的依据。

多家品牌开发商营销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为了促进楼盘销售,开发商会推出各种全民营销、老带新、中介渠道分销等方式,不少开发商都会利用人脸识别摄像头抓拍并区分到访售楼处客户的来源。更有甚者,为了防止购房客户跳单及同业竞争对手撬单,擅自采集消费者人脸信息。

据记者了解,当客户到访售楼处时,人脸抓拍摄像头将会无感摄取购房客户的人脸生物识别信息并自动存储、分析,系统自动将之前与客户相关的报备信息、历次到访售楼处抓拍摄取的人脸生物识别信息归集至客户名下。若该客户最终签订了商品房买卖合同,开发商将使用人脸认证机对客户人脸生物识别信息和身份证信息再次进行集中采集,确定客户来源是自然到访、中介渠道分销介绍,还是老业主推荐、其他渠道介绍等,开发商将据此向中介渠道结算佣金,或者向相关推荐者支付奖励。

“我们发现这样的行为在房地产领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特别是采取中介分销模式的滞销楼盘。而且,房企使用的设备拍摄精准度非常高,即使戴着口罩也可以被识别出来。”江苏无锡市场监管局执法稽查处处长陈扬表示,这种房地产企业所谓“对消费者没什么损害”的操作手法,事实上埋藏着重大的安全隐患。

“人脸信息属于个人独有的生物识别信息,一旦被非法买卖、滥用,可能会危害消费者人身和财产安全。”据陈扬介绍,这类人脸识别摄像设备的头部一般呈黑色长方体状,较普通监控摄像设备长,其机身标注内容一般含有“网络摄像机”“人像抓拍”等字样及产品标识二维码。

多地规范房企信息收集行为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近期,佛山、苏州、无锡、温岭、张家港、杭州、湖州、宁波等多地查处并通报了售楼处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收集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与典型案例。惠州、昆明、南京、广州等多个城市先后发文要求规范售楼处使用人脸识别设施及系统。其中,南京相关部门明确要求禁止售楼处采集人脸数据,并拆除现有的人脸识别系统。广州市花都区住建局发文明确表示对于违规使用人脸识别设施收集、转卖市民信息的,一经发现将依法严查,并通报公安机关等部门。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蒋经纬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后,将与《民法典》《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共同编织成一张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网”。房企在销售房产过程中,如果未向购房者告知并征得其同意收集人脸信息,就违反了上述法律。如果抓取消费者人脸信息后,又将这些信息倒卖给他人,则涉及刑事犯罪,要追究刑事责任。

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期也针对这一现象发布消费提示,指出经营者要切实落实“告知—同意”规则,明示处理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在事先充分告知的前提下,保证消费者知情,并征得消费者本人同意;不得采取一揽子授权、强制同意等方式处理消费者个人信息;未经消费者同意,也不得向消费者推送商业信息。经营者还要满足个人信息处理的两个“最小”、一个“最短”原则,即“影响最小、范围最小”,不得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个人信息的保存期限应当为实现处理目的所必要的最短时间。

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为让《个人信息保护法》发挥更大实效,要认真学法、主动用法,养成“非必要不提供”的良好习惯,要对自己授权或者提供的个人信息进行持续跟踪,注意销毁带有个人信息的单据和资料。

责任编辑:24

- END -

98

中消协发布《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3)》:新型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供给仍显不足

中消协发布《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3)》:新型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供给仍显不足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任震宇)5月27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京发布《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3)》以下简称年度报告)。年度报告全面总结了2023年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在立法、行政、司法以及社会各

黑龙江大庆:向汽车销售及维修行业经营者发出行政指导书

黑龙江大庆:向汽车销售及维修行业经营者发出行政指导书

中国消费者报哈尔滨讯(记者刘传江)切实保障全市家用汽车销售和维修行业积极有序复工复产,提振广大消费者的信心和热情,全面恢复市场繁荣,日前,黑龙江省大庆市市场监管局向全市家用汽车销售和维修行业经营者发出

唐山市棉纺行业协会批准发布《再加工纤维》团体标准

唐山市棉纺行业协会批准发布《再加工纤维》团体标准

再加工纤维制品是以纤维制品或纤维制品下脚、经过开松等方式再加工而形成的纤维为原料,生产成纱线、织物、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目前的再加工纤维制品主要的产品有:纱线,用于纱线编织成各种毯类、牛仔面料等服装面

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管局查处两家山寨“鲍师傅”

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管局查处两家山寨“鲍师傅”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 董芳忠)4月22日,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管局接到“鲍师傅”商标持有人北京鲍才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举报,对位于鼓楼和簋街的两家山寨“鲍师傅&r

沪指震荡调整跌0.47% 自动化设备板块领涨

沪指震荡调整跌0.47% 自动化设备板块领涨

今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沪指全天维持低位震荡,创业板指走势稍强。板块方面,自动化设备、国防军工、通用设备等板块领涨,酒店及餐饮、房地产开发、景点及旅游等板块走低。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240.36

辽宁大连:成立督导组突击检查校餐配送单位

辽宁大连:成立督导组突击检查校餐配送单位

中国消费者报大连讯(记者张恒)“请把今天厨房消杀记录拿出来,把从业人员的健康证及近3天采购的肉制品检疫证、进货台账拿出来。”4月19日,辽宁省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甘井子区市场

给钱就能”拉流水” 这些银行里的个人金融信息“漏洞”该咋堵?

给钱就能”拉流水” 这些银行里的个人金融信息“漏洞”该咋堵?

5月9日,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通报:2020年3月,中信银行在未经客户本人授权的情况下,向第三方提供个人银行账户交易明细,违背为存款人保密的原则,涉嫌违法违规,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中信银行启

一种燃料热沉标准物质候选物的纯度定值及不确定度分析(三)

一种燃料热沉标准物质候选物的纯度定值及不确定度分析(三)

(2)天平称量不确定度电子天平称量产生的不确定度u(m)主要由天平的最大允差和分辨力造成。实验中测量用天平的最大允差为±0.05 mg,按概率均匀分布考虑,包含因子,则由其产生的标准不确

宁波国企,正在招聘

宁波国企,正在招聘

宁波最新一批国企招聘来了包括宁波人才服务有限公司宁波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农商发展集团等一起来看看有没有适合你的岗位吧宁波富达股份有限公司招聘岗位及要求报名时间2025年5月15日至5月21日报名方

山西:出台举措服务“三农”助力脱贫攻坚

山西:出台举措服务“三农”助力脱贫攻坚

中国消费者报太原讯(记者冯铁飞)近日,记者从山西省市场监管局获悉,为更好地服务“三农”工作、助力脱贫攻坚,该局日前出台措施,实施市场主体活农、知识产权强农、标准助农、合同帮农、

韩国计划修订食品接触材料标准

韩国计划修订食品接触材料标准

2020年5月,韩国食品和药品安全局(MFDS)对关于修改食品接触材料标准的建议进行了公开审查。这份最新提案对该标准做了几处重大修改,如下:加入了新的语言和结构,使标准更加清晰;将聚酮作为新型材料加入

《中国单身经济报告》发布 单身经济将引发新一轮消费浪潮

《中国单身经济报告》发布 单身经济将引发新一轮消费浪潮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近日,全球化监测和数据分析公司尼尔森发布《中国单身经济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称随着单身人口的不断增长,单身群体的消费实力不容小觑,将引发新一轮的消费浪潮。《报告》